
近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作為中國玻璃技術和工程領軍企業,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所屬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連續第5次參加進博會。
本屆進博會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董事長彭壽領銜的3家企業組團亮相,帶來了很多由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自主研發的一流技術成果。

會場中,世界最高光電轉化率的發電玻璃引人關注。對于光伏而言,光伏玻璃是其核心組件,該款玻璃具有穩定、堅硬、透明及耐化學侵蝕等性能,尤其適合作為太陽能電池的載體。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發電玻璃分為銅銦鎵硒和碲化鎘兩種,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依托院士團隊,成功掌握了關鍵技術和裝備,成為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全流程生產銅銦鎵硒和碲化鎘兩種發電玻璃的企業。前不久,企業先后拿下銅銦鎵硒發電玻璃轉化效率20%和碲化鎘發電玻璃轉化效率20.65%的世界新紀錄。 與此同時,新款玻璃在陰天、雨天也能發電,被譽為“掛在墻上的油田”,是一種新型的綠色建筑材料,也是適用于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理想材料。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通過發電玻璃與綠色建筑的完美結合,建成了上海首個薄膜光伏一體化公共建筑,可以實現年平均發電量23萬度,每年可以節約80噸標準煤的使用。
此外,企業還在進博會上展示了有關氫能的應用。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與歐洲合作伙伴一道推出了氫燃料電池關鍵部件的整體裝備解決方案,同時運用企業擁有的光伏玻璃、發電玻璃等新能源材料,開拓了“光伏+氫能”綠色場景應用,為未來能源轉型提供有效路徑。如今,他們還在異質結電池技術和裝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正在歐洲、南美等地提供“交鑰匙”工程,不斷助力全球低碳發展。

近年來,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立足上海,持續做好“融進來”“走出去”,在服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引領中國玻璃技術、產業、工程領跑世界,實現了顯示玻璃“從小到大、從厚到薄”,成功研發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世界領先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中國首片自主研發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推動了特種玻璃“從弱到強、從強到精”,成功生產國家首支疫苗用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打破了國外壟斷,守護了國民健康;同時,企業成功推動2022年成為聯合國“國際玻璃年”,并穩定占據國內出口玻璃工程超90%的市場份額,發展為全球最大的玻璃工程綜合服務商,以實際行動讓中國玻璃站在了全球舞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