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兩會”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凱盛科技集團董事長、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黨委書記、院長彭壽履職的第11年,今年兩會彭壽代表圍繞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新型建筑體系建設、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等方面提出關于加強綠色建筑體系建設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關于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加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于加速基礎材料綠色轉型助力國家雙碳發展、關于加快產業“走出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4件建議,持續為國家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人民網:必須立足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流程制造創新,強化材料變革創新,探索融合發展新機制、新模式,真正實現基礎材料從高碳向低碳、從制造到智造的根本性轉變。
人民資訊:我國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基礎材料產業有著良好基礎,量大面廣,對實現“穩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基礎材料產業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效率都還有改進和提升空間。
光明日報: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將把智慧和力量聚焦到科技事業中來,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站位、創新站位,堅定踐行‘材料創造美好世界’時代使命,以材料體系自立自強加速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經濟日報:圖片報道了全國人大代表彭壽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就科技創新話題發言。
科技日報:作為材料科技工作者,面對“三新一高”新要求、新特征,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我們必須心懷“國之大者”、堅持“四個面向”、打造“國之大材”,激發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優勢,不斷用自主創新、應用創新、開放創新建設科技強國。
證券時報:加速推進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體系建設完善綠色材料設計標準和規范體系,同時建立新的綠色建筑施工安裝體系,打造從標準、規范到檢測的一體化綠色高質量建筑,并在此基礎上推動綠色建筑標準的國際化接軌,圍繞材料應用、技術集成、標準建立、認證標識,爭取各類綠色建筑國際化組織的話語權。
國際商報: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開展基礎材料產業雙碳轉型的系統化布局,明確基礎材料各行業碳排放總量目標、碳排放強度目標和年排放目標,論證各行業碳中和技術和產品路線圖,通過總量管控、技術準入、碳排放核算,加速落后產能自我淘汰,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澎湃新聞:要盡早推動玻璃由傳統建筑材料向綠色戰略性新型材料轉變,大力推動玻璃工業節能降碳,讓中國的玻璃行業“向綠而行”。
鳳凰新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回顧了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發展成果,科學擘畫了今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特別是,明確了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重點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安徽日報:實現農業科技現代化需要加速“三個轉變”:從抓環節向抓體系轉變,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從抓產品向抓鏈條轉變,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實現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從抓生產向抓生態轉變,創新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協同,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集群化發展新格局。
安徽新聞聯播:這次會議是在黨的二十大以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必將為我們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指導我們下一步的工作。
企業國資:科技創新策源地就是要圍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成為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的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應用者,掌握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主動權。
徽商網:我國基礎材料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已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戰場”?!凹涌旎A材料綠色轉型,對我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實現國家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玻網:要把企業和個人發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錨定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為實現建材行業碳達峰目標,加速建設綠色中國、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